第183节(1 / 2)

皇后起居注 华飞白 4751 字 8天前

提前三年吧╮(╯▽╰)╭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今天第一更,没有意外的话,待会儿会有第二更~

第415章 科举弊案

科举弊案, 素来是朝廷绝不能容忍的重案要案。每回科场兴起弊案, 必定是朝廷上下为之瞩目。先帝年间, 传奉官盛行,不必经过科举就能取士,令不少投机取巧之人都想方设法靠着钱财与钻营得到了官职。但饶是如此,也依旧无法断绝科场舞弊的事件。

朱祐樘登基后, 对科场舞弊采取了极为严厉的态度。凡舞弊者,皆当即逐出考场, 剥夺功名, 终身不得再考。而若是买卖试题或者考官徇私勾连考生一同作弊, 那便是科举弊案, 更是须得严加惩罚。剥夺官职或者功名尚是轻的, 严重者当判流放之刑甚至是斩首之罪,且举家论罪。

九年来,不乏以身试法者, 却顶多只敢在秋闱的时候闹些幺蛾子。这回竟然有人胆大包天,在春闱时买卖试题,自然绝不能等闲视之。因此,尽管本次春闱的主试官人选只是初步拟定,尚未明发圣旨,试题更是不曾拟定, 绝无泄露的可能——可朱祐樘依然立即将内阁与礼部官员都召进了乾清宫议事。

徐溥等人在赶来的路上都已听说此事,神色亦极为严峻。即使买卖的试题是假的,也足可见科举场上的风气不容乐观。这事儿说大或许并不大, 毕竟没有真正泄露试题闹到科举场上去;可说小也并不小,因为今日或许买卖的是假试题,明日买卖的便是真试题了。

待到众人赶到乾清宫时,朱祐樘正坐在御案后,阅读从人犯那儿缴获的“试题”。众臣行礼,朱祐樘让他们都坐下,便命何鼎将“试题”读给他们听。已经内定为本次春闱主试官的谢迁与翰林院侍读学士王鏊听罢后,都暗自松了口气。

谢迁是阁臣,这回算是领了个名头,王鏊才是真正的拟试题者与考官。但两人是同一年的进士,一个是状元,一个是探花,又同在翰林院共事那么多年,关系不错,自然也会探讨此事。两人来的时候心头颇有些忐忑不安,还以为是他们不够谨慎,致使讨论的题目泄露出去了。

“听起来,倒也颇为像样。”朱祐樘淡淡地道,“拟题的人算是费了番心思,并非无才无学之辈。谢爱卿与王爱卿以为如何?”

谢迁回道:“此人将本朝历代春闱的试题都细细研读了,这题出得倒是没甚么漏洞。不过,试题用意却有些偏颇了。”科举取士,取的是能够经世济用之才,出题自然都暗藏意图。或是了解举子对世事的见解,或是了解他们解决军政水利农事等问题之道,绝不是简简单单地让他们就题而论题。因此,每一道题,都必须有能够发挥的余地,而不是仅仅能够引经据典而已。

“若是任谁都能想出春闱试题,朕又何须任命主考官?这几道题如果没有疏漏,那朕便该怀疑,是不是你们初拟的试题泄露出去了。”朱祐樘道,“你们应当也有些成算了罢,不若将曾讨论的试题都写出来瞧瞧?”

谢迁与王鏊领旨,便笔走龙蛇将题都写了下来。徐溥等人看了,都纷纷抚须颔首,可见这些试题出得确实有水准。然而朱祐樘沉吟片刻,却道:“这些题都不必用了,你们再拟定一份。现下便去东暖阁里商议,先别写在纸张上,你们二人知道即可。”

谢迁与王鏊怔了怔,跟着何鼎去了东暖阁。何鼎将他们二人引入内,让小太监给他们端上了茶水,便在里头仔细检查了一番,又在外头绕了一圈。确保没有任何人能听到他们的谈话后,他就守在了东暖阁门口。

朱祐樘又吩咐徐溥等人道:“日后,凡春闱试题,皆只在乾清宫内商议。拟定题目后,由朕与内阁验看了,便封存在御案之上。直到春闱前三日,朕会让司礼监将这些题目誊抄在卷子上。如此,经手的人越少越好,泄露题目的可能性便更低了。”

“陛下,司礼监——”徐溥皱紧眉。虽有怀恩、萧敬等在场,但他也依旧隐晦地提醒,司礼监亦未必都干干净净。或者说,内官更容易不干净,更容易做手脚。

“凡誊抄卷子者,皆暂时封在一处宫殿中起居。直到春闱之后,方可出来照旧领差事。”朱祐樘道,“若有与其他人勾连交接者,便有舞弊之嫌,交由东厂或锦衣卫审问处置。”以前科举的卷子都由礼部官员誊抄,虽说也看得很紧,但毕竟不能将他们隔绝起来。他们每日来往于衙门与家之间,很容易被有心人钻空子。若有人想透试题,只要能见到其他人,自可用各种各样的方法避过监督,从中得利。

内阁几位阁老虽不希望司礼监涉入此事,但仔细想想,也只有太监们才能用这样的法子约束起来。若是换了官员,也能暂时在一处宅子里待着。可宅子的守卫毕竟不如宫中,也不能不给他们一些仆从伺候,便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漏洞。于是,他们便只得暂时默许了此事。在他们想出更合适的法子之前,也只能这样办了。

“誊抄试题一事虽暂时解决,但买卖试题依然须得严加查证。”朱祐樘接道,“此事先由锦衣卫负责查办,等到审案时,交给刑部、大理寺与都察院三司。朕希望,春闱买卖试题的风气,自今岁始永远绝迹。”

群臣躬身应是,朱祐樘便让牟斌将人犯的供词原原本本地述说一遍,张延龄与朱祐梈也将他们的所见所闻说了——谁也不曾提到朱厚照,便像是这三个人都是张延龄和朱祐梈无意之间发现的一般。

************

进了锦衣卫的诏狱,骨头不够硬的人,连半个时辰都未必能坚持得住。这三人中的两个是买试题的,原都是前来参加春闱的举子,不过是文文弱弱的普通人。刚进了诏狱,见到前来审问的锦衣卫,便吓得什么都招了。另一个卖试题的倒是嘴硬些,但牟斌才用了一两个讯问的法子,他便顶不住了,赶紧将所有事都抖落出来。

原来这所谓的“试题”,便是这卖试题的举子自己拟出来的。他出身没落的书香门第,原也算得上是故乡的天之骄子。可来到京城,见识了京中的繁华盛景,也目睹了许多家中富贵的举子阔绰的生活后,他心里便不平起来,于是生出了歪念头。因此,他上一回春闱落榜后,回家苦心钻研了三年,便研究出了这么一份能哄骗不少人的试题。

他自以为拿远亲作为托辞,做得隐秘些、巧妙些,便能哄骗住一群有钱的傻举子,赚得成千上万两钱财花用。谁成想,他刚将风声放出去,没做成几笔生意,便落入了诏狱中。牟斌问他,买卖试题的法子他是如何想到的。他赶紧招认,说是头一次进京赶考的时候,就听说有人私下干这种事。

于是,锦衣卫顺藤摸瓜,潜伏在各种举子的诗会里,渐渐也探知了不少消息。更有沈峘知道后,自告奋勇地去“卧底”,打探到了不少消息。横竖他这回春闱也只打算体验一番,不需要刻意做甚么准备。能帮锦衣卫的忙,就是帮陛下和皇后娘娘分忧,他自然很愿意。

沈峘积极主动地营造了“人傻钱多速来”的形象,想在他身上挣钱的人自然不少。他就是个活生生的诱饵,勾了许多心怀不轨的鱼儿去咬。锦衣卫不动声色地将这些鱼都逮住,一个接着一个送进诏狱。

结果,审问这些鱼的时候,牟斌查出了两条“大鱼”。一条“大鱼”拿出的试题,竟然和谢迁、王鏊先前定的题有六分相像,有一个题更是一字不漏,显然并不是巧合。而另一条“大鱼”则供述,他本来也没想过要将试题卖给沈峘这样的官家公子,听说还是皇后娘娘的表弟。可有人私下寻着他,给了他一千两银子,让他定要将试题卖给沈峘或者张延龄。

朱祐樘听了牟斌禀报,不由得大怒,着令锦衣卫继续查证,命刑部、大理寺与都察院三司会审,务必查出泄露试题者。至于意图栽赃陷害寿宁侯府之人,他心底隐隐有些预感,便只让牟斌私下里查问清楚。

张清皎得知后,叹道:“我们张家与周家能有甚么仇怨?怎么他们竟是盯住了鹤哥儿不肯放?鹤哥儿考秀才的时候,他们便收买言官,污蔑他舞弊。如今更是索性故意做局,想陷害他舞弊。幸而大哥儿阴差阳错地发现了此事,鹤哥儿也不打算考春闱,不然,还不知最终会被他们害成甚么模样。”

朱祐樘拧紧眉,宽慰她道:“这便是天意。就算他们屡屡算计,也不可能成功。可惜眼下查不出实据,我也不能将此事告诉祖母,只能私下敲打他们一番了。”

“便是敲打他们,他们也会在祖母面前告状,说咱们冤枉了他们。”张清皎嗔道,“难不成,除了敲打之外,便没有能治他们的法子了?”

朱祐樘很是无奈:“卿卿,你也知道,有祖母在,总归不好动他们。而且,他们这回行事也没落下多少证据。便是依律法来判,也判不得他们的罪。”周家若是真蠢到让自家人出面行事,那也该得一点教训了。否则,他们还以为,即便有他和卿卿在,张家也能任人欺侮。

张清皎蹙着眉,满脸皆是不悦。可她也知道,有周太皇太后在,就算证据确凿,也不可能给周家太深刻的教训。否则,周太皇太后与朱祐樘之间的“联盟”,指不定便会有倾覆的危险。祖孙俩若是闹起来,那便难以收拾了,于朱祐樘的名声亦有大碍。

算了,明面上便暂时忍了这一回罢。至于私底下,她得想想法子,好好收拾他们一番。既然不能光明正大地用惩处他们,那她便是用些别的方法又如何呢?总该让他们受些教训,他们才会知道,张家绝不是他们能欺负的。

作者有话要说:  第二更~

mua,大家晚安

第416章 周氏护短

自从得知锦衣卫正在严查科举舞弊案后, 长宁伯周彧的心情便格外变幻多端, 时而如晴空万里, 时而又如乌云密布。当他得知张鹤龄与张延龄兄弟一直闭门不出,便是想将试题塞给他们也没有机会时,很是郁怒了几日,连家里的妻妾儿女都受了迁怒;当他知道沈峘积极主动地游走于各家举子的诗会中, 似是对买试题很感兴趣后,又转怒为喜。

不过, 没等他高兴多久, 便有晴天霹雳传来, 说是锦衣卫已经将京中所有买卖春闱试题者都一网打尽了。他赶紧让人打听沈峘或者张家是否牵连其中, 结果却得知沈峘清清白白, 据说先前不过是帮着锦衣卫办案罢了。更不必提从未出过门的张家兄弟了,怎么也不可能与此事有甚么牵扯。

白费了这么一番功夫,周彧不由得大怒, 立即将那名出馊主意的西席先生赶出了长宁伯府。那西席先生不敢得罪周家,又怕锦衣卫查到自己头上,忙不迭地逃出了京城,恐怕是终身都不敢再入京了。然而,他走得太匆忙,没收拾干净首尾, 到底还是让锦衣卫查出了些许蛛丝马迹,将随着那西席先生办过事的长宁伯府家丁给逮住了。

周彧大惊,生怕锦衣卫盘问出甚么来, 赶紧去央兄长庆云侯周寿帮忙。周寿听他吞吞吐吐地说完前因后果,险些气得仰倒:“我早就说了,你别自作主张!你偏不信邪,竟然瞒着我干出这种事来!!”

周彧自知理亏,连连保证道:“大哥,这回我真知道错了!下次再也不会了!!”

“再有下回,看谁给你收拾烂摊子!”周寿怒道,立即差使下人去锦衣卫打听。若是此事并非牟斌所办,那靠着周家的面子或许就能抹平。可如果这事是牟斌负责的,怎么办案便是陛下的意思,只能入宫央太皇太后娘娘出手相护了。

不久后,下人便带回消息,说是科举弊案一事自始至终都由牟斌牟指挥使查办,陛下将这件案子看得极重,随时关注办案的进展。周家兄弟哪敢涉入这样的要案中,忙不迭地入宫求见周太皇太后。

原本正与儿女共享天伦之乐的周太皇太后心情很是不错,听宫人禀报后,便将两个弟弟都召进了仁寿宫。可很快她便发现,他们二人可谓是无事不登三宝殿。分明都一把年纪了,却仍不知如何处事,在外头惹了祸事,便只知急慌慌地来寻她的庇护。

“娘娘,我真不知甚么买卖春闱试题的事啊!”周彧哭丧着脸,灵机一动,将所有事都推给了那名西席先生,“一定是那该死的西席!一定是他想买春闱试题!想靠着这些试题中进士!这才将家里的仆从给卷了进去!怪不得他前两天不声不响地就辞馆跑了!!”他丝毫不提此案的详情,更不提张家,只囫囵着说了几句,便是为了彻底摆脱干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