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章(1 / 2)

桃李满宫堂 木兰竹 2709 字 24天前

太子靠在凌蔚怀里,嘴边扁了扁:“孤在长个子,所以瘦了。”

骗鬼啊!几个月前还是一个壮实的黑胖子,现在人倒是不黑了,但是除了脸上还有些婴儿肥没退去,那身材看上去明显缩水太严重了!

还好看上去还算健康,也确实个子拔高了一些,不然凌蔚简直心疼死了。

他看了三年的小胖子,怎么就变成个瘦子了?这才几个月就变成瘦子了?小孩子新陈代谢再快再抽条长个子,也不应该瘦的这么快?

亲爹啊,皇帝陛下你是亲爹啊!儿子都瘦成这样子了,你才反应过来不对劲吗!

“孤真的没关系,御医也说是少年时期长个子的正常现象。”太子吸吸鼻子。

“现在早晨一顿吃几个馒头?”凌蔚阴测测问道。

太子又洗了洗鼻子,眼圈红红的:“两个。”

“以前你都是吃五六个吧?”凌蔚咬牙切齿。

“因为今年夏天特别热,苦夏,胃口不好。”太子眨了眨眼睛,眼泪还是忍不住掉了下来,“父皇也知道,也说现在天气炎热,不常去骑射课,运动少些吃的少些也好,免得太胖……”

“你哪里胖了?明明是壮实!”凌蔚咬着牙。他来到这个朝代之后,其实接触最亲密的反而是宫里这群小孩子,而小孩子中最亲密的,自然是皇后的这三个小孩。

而太子年纪最大,性格顽皮,但和他顽的最好。其实比两个说话都说不利落的孩子,这个偶尔让他头疼,经常作妖的熊孩子,还更和他亲近些。特别是有了一段时间师生之谊之后,凌蔚更加把这个孩子放在了心上。即使知道这是太子,潜意识仍旧把其当子侄辈一样,抱着背着牵着,估计宠的程度,不比太子亲爹娘差。

现在看见前一面还壮实可爱的小胖子,现在变成了一柔弱小瘦子,凌蔚心里那个痛啊,眼眶也忍不住红了。

“瑾堂……呜呜呜……”太子抓着凌蔚的衣裳,把脸埋进凌蔚怀里,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。这哭声越来越响,变成了嚎啕大哭,都哭得打嗝了。

凌蔚一把将已经不是小胖子的太子抱起来,拍着他的背轻声安慰了好一会儿,太子才抽抽噎噎止住了哭。

“父皇说的好可怕……”

“外面好可怕……”

“宫里也好可怕……”

“大臣们好可怕……”

“打仗好可怕……”

“父皇说没有一个可以信任的……启辰害怕……好害怕……不敢一个人呆在这么大的宫殿里,都没个人和启辰说话!母后不在!弟弟妹妹也不准过来!就启辰一个人!可是父皇忙,启辰不能打扰父皇……呜呜……启辰跟父皇保证了,要乖乖的,要快点长大,不能再当小孩子……不能害怕……可是启辰还是害怕……”

“想瑾堂……想母后……想父皇……想锦阙和安康……”太子趴在凌蔚怀里哭得浑身发抖,“启辰不是个好太子,启辰让父皇失望了……”

“没有没有,殿下,你听臣说,其实根本没那么可怕。”听太子哭得连自称都变成锦阙和安康那种小孩子自己叫自己名字了,凌蔚知道太子是真的怕急了。

别说小孩子,大人突然换一个空旷安静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的大房子,都要抑郁一段时间。陛下……是真不会教孩子啊。之前一味宠溺,现在却是揠苗助长,都太极端了。

“来来,殿下,臣不是说下一次上课就给殿下讲史书吗?我们补上好不好?”凌蔚抱着太子坐到椅子上,屋里伺候的太监在奉上茶水之后,低眉顺眼的退了出去,在门口守着,“臣给殿下带了新做的糕点,殿下先尝尝?”

太子的情绪终于控制了些,他在凌蔚衣袍上蹭了蹭那张哭成的大花脸,抽噎道:“孤,孤可是听说了,瑾堂在考试的时候都不忘做好吃的。瑾堂什么时候会做好吃的,孤都不知道。”

“臣一直都会啊,只是以前没自己的厨房,母亲和大哥也管得严,不好下厨。”凌蔚把篮子打开,里面有几个造型可爱的绵绵软软的淡黄色点心。有一点像馒头,但比馒头更软更泡,“这个叫蒸蛋糕。”

“蒸蛋糕?”似乎是情绪发泄出来了,最近一直不怎么感觉得到饿的太子,觉得肚子似乎在咕咕叫了。

小小的糕点下面垫着纸张,凌蔚捏着纸张包裹的部分,将蒸蛋糕拿起来:“尝尝。”

太子就着凌蔚的手咬了一口。软乎乎的,说是蛋糕,但是并没有蛋的味道,倒有一丁点奶香和甜香,从未尝过的味道和口感。虽说有些温凉了,仍然非常好吃。

太子三口两口就把小巧的蒸蛋糕吃掉了:“孤还要!”

“再蘸着这个吃。”凌蔚小心翼翼的揭开篮子中的一个小罐子,拿出一个小勺子,将罐子里的嫩黄色的酱涂在蒸蛋糕上,“桃子果酱,自从做出来之后,你皇叔每天都要拿着它蘸馒头。”

“桃子果酱?”太子小心翼翼的咬了一口,“好吃!是桃子的味道!不,比桃子更香!”

“好,自己吃,臣给你讲故事。”凌蔚把勺子递给太子,“别弄在臣衣服上。”

“孤才不会。”太子终于恢复了一丁点之前的活泼,“瑾堂讲什么?”

“讲历史啊?好好听课。”

凌蔚整了整嗓子,整理了一下记忆中这个朝代的史书,将其中的故事以有趣浅显的语言,娓娓道来。

他讲的,正是各朝各代的太子的传记。

穿越前,凌蔚对太子的了解,也多是从电视剧中知道的。

电视剧嘛,里面的太子个个悲剧,似乎没有皇帝的猜疑没有兄弟的陷害,就不是太子似的。

事实上,历史中悲剧的太子的确有,但顺理成章的继承皇位的更多。

历史中太子之争的悲剧,一般来说多是这几种情况。

其一,太子他妈失宠了,有了其他的宠妃其他的皇后。在许多时候,母凭子贵,但更多时候,是子凭母贵;其二,如同李世民和朱棣那么霸气,直接上刀子逼宫。但这时候肯定要摊上一个不如儿子霸气的皇帝。这逼宫可不是只逼太子,而是连皇帝一起逼;其三,很少很少的皇帝,猜忌心太重,谁当太子谁倒霉,如武则天。其实这就不是太子悲剧了,是那皇帝的儿子都悲剧。所有儿子那时候都一致祈祷诸天神佛,太子之位千万别落在自己头上,那是催命符;其四,才是皇子相争。而这个几乎只限于清朝。在其他朝代,都是有嫡立嫡,无嫡立长,无嫡无长再过继。就连著名的李承乾太子,也是犯了谋逆大罪才被唐太宗狠心放弃。而李泰只刚在唐太宗面前显露出谋夺太子之位的想法,就被唐太宗贬谪。

泰诚为俊才,朕心念之,卿曹所知;但以社稷之故,不得不断之以义,使之居外者,亦所以两全之耳。

魏王李泰,是我极为心爱的儿子,我对这个儿子实所钟心。此子年幼的时候就很聪敏伶俐,又十分爱好文学,我对他的宠爱是那么的不同寻常,然而我不能让后世子孙认为皇位是可以通过谋划得到的,所以将魏王李泰降为东莱郡王。(在此鄙视一下自己都是非正常手段谋得皇位的唐太宗同志。)

从这里可以看出,清朝康熙那样养蛊似的教养皇子实属罕见,至少在汉族王朝,皇位更替是必须讲究礼法的。元后嫡子在确立之后,若非巫蛊、谋逆的大罪,几乎不会被废。若是遇到一个英明的爹和一个英明的妈,那地位更是稳固。

不过影视剧讲究戏剧性,九龙夺嫡多戏剧啊,什么架空什么其他朝代,都要套上九龙夺嫡的影子,才好看。所以让现代人以为,只要是太子,那就十有八九会被废。

当然,事实并非如此,比如明朝,除了最初朱棣谋反之外,其余皇帝只要太子没死,都是太子继位。

所以太子虽然难做,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如履薄冰。只要他的妈稳得住,他自己也稳得住。不然汉景帝也不会在当太子的时候一时气愤,用棋盘砸死族兄,还屁事没有,继续继位当皇帝了。